顺盈娱乐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顺盈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颍上管仲小学:深耕管子文化沃土 创新育人结硕果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18:56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作为一所以“华夏第一相”管仲命名的学校,安徽省颍上县管仲小学自2001年建校以来,持续深入挖掘管仲思想的时代价值,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教育实践,精心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品牌,让千年智慧焕发新生。学校办学成果丰硕,先后荣获阜阳市国学示范校、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校、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、国家级体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。

营造沉浸式文化环境,让“管仲文化”氛围可感。

走进管仲小学,仿佛踏入了一座管仲文化的殿堂。校园内,管仲塑像屹立其中,他那深邃的目光,仿佛在向莘莘学子讲述着往昔的智慧与传奇。“管鲍长廊”以时间为轴串联管仲生平事迹,及与鲍叔牙的千古友谊。

校园墙体上,管子语录、管仲故事以及“管仲赋”随处可见,这些内容阐释着管子文化的内涵,时刻熏陶着师生的情操,净化着师生的心灵,规范着师生的言行。而以“尊管、崇管、尚管、慕管、思管”命名的五幢教学楼,更是突显了全体师生对管仲文化的追思和敬仰,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,潜移默化地受到管仲文化的感染,从小在心中种下了解管仲、学习管仲的种子。

开发特色性校本课程,让“管仲文化”融入课堂。

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管仲文化,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,精心创编了校本教材《管仲文化伴我行》。这本教材从管仲的生平事迹、政治理念、经济思想到文化成就等方面,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,成为学生了解管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建立了“做中学、创中悟”教学模式。

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们以校本教材为依托,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管子的生平事迹、政治思想与经济理念,从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的民生智慧,到“以人为本”的治国方略,让学生们深刻领略管子文化的博大精深。通过情景教学、科创展演、作品讲解、角色扮演、播放历史纪录片、展示地图等方式,使“管鲍之交”“尊王攘夷”等典故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体验的文化符号,组织 56个班级近千名学生开展团队协作,完成30 余件创新作品,集中展现管子智慧的当代表达。同时,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漫短片、开发“管子智慧”线上学习平台,通过短视频、互动游戏、管子文化主题班会等形式,让传统文化“活”在指尖,实现校园文化的全场景覆盖。

融合多元化载体活动,让“管仲文化”活力赋能。

举办文化月与诵读活动。颍上县管仲小学定期开展“管子文化月”活动,组织“管子语录百人诵读、千人诵读”活动,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管子文化的魅力。认真开展“穿越时空对话管子”情景剧表演等活动,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化理解。组织故事讲述活动。通过开展“讲管仲故事”的活动,让学生通过讲述故事,更深入地理解管子文化,传承管子精神。

推进艺体融合创新。在2025年全县学校艺体工作示范展演活动中将管仲语录和《少年中国说》经典文化千人诵读与武术操相融合进行展示,体现了艺体融合的创新大课间理念。打造科创微剧场,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。创新组织“管仲治国智慧科技微剧场”教育活动,通过开发“德行储蓄银行”积分系统、“智慧民生服务站”模型等实践项目,实现管子文化理念的具体认知。学生们在活动中分别以管仲“兵民合一”的军事思想为主题,创作“管仲智慧与锄头奇兵”作品,展现了古代军民结合战略理念的魅力;以管仲的轻重之术为核心,模拟古代商业交易场景,打造了一座奇幻古风集市;以管仲“窥敌国之变”的战略思想,开展“校园情报站”活动,培养学生责任感与创新力。

学校小匠人科创小组以管仲“不慕古不留今,与时变与俗化”思想为指导,将非遗绒花与工艺创新、科技加持相结合制成扭扭棒,并利用扭扭棒编织出孔雀、迎客松、荷花等精美的作品,让古老的绒花技艺绽放出新的光彩。在“巧手拼出甜蜜世界”实践活动中,学生们利用糖果、饼干等材料,创意创作了“齐国粮仓”,展现管仲重视农业、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;搭建了“尊王攘夷”的场景,诠释管仲的外交战略。

注重协同化推进发展,让“管仲文化”走向社会。

融入家庭教育,涵养文明家风。颍上县管仲小学将管子思想与家庭教学有机融合,积极搭建家校社共育平台,邀请家长参与“管子家风故事会”,鼓励家庭共读《管子》经典片段,以传统文化涵养家风。深入社区宣讲,播撒文化火种。认真举办“管子文化进社区”公益宣讲,组织颍上县管仲小学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,开展管子文化宣讲活动,小志愿者们化身“文化小使者”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居民讲述管子的故事与思想。

通过制作精美的手抄报、生动有趣的演讲,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、交通安全、防诈骗等知识。深化文化研学,追寻红色足迹。通过组织“管子文化研学行”活动,带领学生走访管仲故里、构建“学、研、行”一体化育人模式,持续激发品牌生命力。同时,通过自媒体平台展示特色活动成果,分享文化品牌建设经验,进一步地提升管子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。(李军 李萍)

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顺盈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